市医保定点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尚海湾附5-102

         (工农路与虹桥路口南,文峰城市广场南侧停车标牌向西60米)

邮箱:737209759@qq.com

热线:13016798686(解主任)        18862806088(解医生)

传真:0513-89093685

Copyright © 2019  南通国光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苏ICP备10024828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南通

微信公众号

解主任微信号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尚海湾附5-102

        (工农路与虹桥路口南,文峰城           市广场南侧停车标牌向西60米)

邮箱:737209759@qq.com

手机:13016798686(解主任)                  18862806088(解医生)

特色疗法

2019-01-31 15:31:00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解主任治疗脊柱相关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例如许多颈椎病患者,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头痛、心律失常、肩臂疼痛、血压不稳、恶心呕吐等疾病,服药、输液、牵引、住院治疗均无明显疗效时,解主任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常能取得满意疗效。  所谓脊柱相关性疾病是由于椎周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位、增生退变及脊柱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刺激和压迫了脊神经、内脏神经所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但发生疾病的脏器或组织均与脊柱相互分离且有各自的功能。追根溯源,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其鼻祖应归功于中华传统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有了有关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论述  《灵枢·本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特别是华佗夹脊理论的创立,就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的病变为通过经络传输于脊柱两侧的腧穴上,并在这些特异穴位上进行针刺、指压、按揉,就能对五脏六腑进行诊断和治疗。经络学说中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循行于脊背两侧部位。    一、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柱相关病的原理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运用了生物力学的原理,是以病人前屈,然后脊柱沿纵轴旋转、在牵引下应用了旋转力,在脊柱沿纵轴旋转的瞬间拨正偏歪棘突,使位移的椎体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罝,使错缝的关节突关节对位,恢复正常的或代偿的脊柱内外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  在应用本疗法时,术者应先用手指触按患者脊椎,检查各相关椎体棘突位置是否正常,患椎棘旁有无压痛,其椎旁筋肉是否变厚、挛缩、剥离等,然后采用相应的整复手法进行治疗。主要有以下适应症:  1.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胸椎腰椎小关节错缝;  2.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高血压、心律失常、肩颈疼痛、手臂麻痛有立竿见影之效;  3.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外伤后遗症等疑难杂症。   二、脊椎骨错位的诊断  1.患者坐位低头前屈,使颈椎、胸椎、腰椎棘突突起。术者以两手拇指呈“八”字形分布,沿患者脊柱纵轴、棘突两侧缘由上至下,左右分拨按摸,以了解椎旁肌肉、棘上韧带有无肿胀、挛缩、压痛、及条索样硬化的肌纤维、韧带、筋膜等病变情况。  2.术者以两手拇指呈“八”字形分布,沿患者脊柱纵轴、棘突两侧缘由上至下用拇指触按患者脊椎棘突两侧,观察棘突是否偏歪。在正常情况下,棘突侧缘连线应与脊柱中心线平行,各脊椎棘突上下角的连线和各棘突上下角尖的连线应与脊拄中心线重叠。棘突偏歪时,患椎棘突上下角连线偏离脊柱中心线,患椎棘突上下角尖与其上下棘突的角尖连线同中心线呈相交斜线,棘突侧缘向外成角;患椎棘旁有明显的压痛。在触按过程中,可一手触按脊椎,另一手扶持其躯体,使患者身体前屈后仰,左右旋转,以反复比较。   三、脊柱旋转复位手法  术者以左(右)手拇指顶住患椎偏歪的棘突,用力向对侧推按,以拨正偏歪棘突;右(左)手扶持患者躯体,使脊柱逐渐屈曲,并在向棘突偏歪一侧侧弯的情况下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两手协同动作,推按一手拇指顶住患椎棘突,在旋转的最后几度用力推按,偏歪棘突复位时指可下扪及弹跳感。   四、脊柱相关疾病与脊柱节段的关系 节段定位相关病症枕骨位于顶骨与双侧颞骨后下方头痛,头晕,视力、语言障碍C1C1横突位于颞骨乳突下一横指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失眠,面瘫。C2C2棘突位于两下颌角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眩晕,偏头痛,耳鸣,失眠,视力下降C3C3横突位于C2横突下1~1.5cm左右处,相当于舌骨水平咽喉部异物感,颈痛,牙痛,甲亢,低热C4C4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咽喉部异物感,胸闷,肩痛,牙痛、甲亢,耳聋C5C5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稍下方眩晕,视力下降,心律异常,上臂痛,或下肢瘫软,神经衰弱。C6C6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最明显、最突出的骨突,相当于环状软骨水平。心律失常(过速或过缓)、血糖不稳、血压不稳、上肢外侧痛。C7C7棘突位于低头时隆起于颈下交界处正中的突出骨突,触诊,转颈随之活动。心律失常(过缓或过速),血压不稳,血糖不稳、上肢后侧、尺侧麻痛。T1T1棘突位于C7棘突下方,低头或转动时不能随之活动。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疼痛,气喘,咳嗽T2T2棘突位于双肩胛内上角水平线旁5.5~6cm.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T3T3棘突位于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两侧肩胛岗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疼痛,气喘,咳嗽,胸闷,胸痛。T4T4椎体下缘位于胸骨角水平心慌,心悸,胸闷,左上胸痛T5T5棘突位于T4棘突下缘1~1.5cm处左上胸痛,气喘,心慌,心悸,乳房痛T6T6棘突位于T5棘突下缘1cm处左上胸痛,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心慌,心悸T7T7棘突位于双肩胛下角水平线处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痛T8T8棘突位于T7棘突下缘1cm处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痛T9T9棘突位于胸骨体与剑突交接处水平慢性胃炎,胃溃疡,肝区痛,上腹胀痛T10T10棘突位于剑突水平处,T9棘突下1~1.5cm慢性胃炎,胃溃疡,腹胀,糖尿病T11T11棘突位于第12肋骨水平,沿第12肋骨从两边体侧向肋中线触摸,终点交汇处胃脘痛,胰腺炎,糖尿病,肾区痛,排尿异常,尿路结石T12T12棘突位于T11棘下1~1.5cm处同T11,肾炎,肾结石,排尿异常L1L1棘突位于T12棘突下缘1~1.5cm左右同T12,排尿异常,大腿前侧痛。L2L2椎体位于第12肋尖交点上1cm,其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同L1,腹胀,便秘,下肢前侧麻痛L3L3横突位于竖棘肌外缘与肚脐环状水平线后中线的交点。两侧腰痛,腹痛L4L4棘突位于双髂脊连线与后中线交点排便异常,腹部胀痛。L5L5棘突位于L4棘突下缘1~1.5cm处下肢后侧麻痛,下腹痛,遗精,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骶骨(骶骨三角区)骶髂关节上部,位于两髂后上棘水平线盆腔炎、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不孕、遗精、早泄、阳痿等。尾骨错位位于骶骨的下方,肛门的后上方,于臀沟内可触及一个三角形的小骨块男性阳痿,性欲低下,女性不孕症、月经不调、肛肠病。  注意事项  1.治疗时一次整复不能拨正偏歪棘突,不宜连续施治,可以配合推拿按摩手法解除痉挛,然后再施以整复手法。某些病人要间隔数日施治1次,连续4、5次治疗才能拨正偏歪棘突,切忌急于求成。  2.应用本疗法,病椎定位准确是获效的前提,熟练的整复手法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检查病椎定位不准或疏漏,偏歪棘突方向判断错误,均可使疗效不显,甚至加重病情。整复手法必须准确,用力柔和,切忌粗暴。  3.禁忌症:下列患者禁止做脊柱定位旋转复位法  脊椎椎体滑脱、椎弓崩裂、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椎体血管瘤、脊柱病手术后钢板固定、骨肿瘤、骨癌、冠心病等。
2019-01-31 15:31:00
穴位注射,打通经穴,专治软组织伤病、内科疑难杂症
解国光主任参加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举办的“全国高级针灸进修学习班,28年来,解医师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针灸取穴原则,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为许多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穴位注射疗法是解医师的特长。解医师1991年以来经常参加全国针灸研讨会,听过许多专家的专题报告,如国际针联主席王雪苔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会长程梓农教授,以及解放军总医院、协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20多位。解医师博采各家之长,自成特色,对骨伤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穴位注射方案。  穴位注射疗法,即新针疗法,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用具及常用药液】  (1)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及9号腰穿长针。  (2)常用药物:精制蜂毒、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等。许多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也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  【穴位选择】  (1)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作为穴位注射疗法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即用拇指或食指以均匀的力量在患者体表进行按压、触摸、滑动,以检查其有无压痛、条索状或结节等阳性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的变化等。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有压痛等阳性反应者,注入反应点往往效果较好,反应不明显者,也可取有关俞、募、郄穴进行治疗。  (3)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  【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2)注射角度与深浅: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的深浅。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也可按病情需要决定注射深浅度,如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多在深部,注射时宜适当深刺等。  (3)药物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2-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枝川注射液可用10-20ml以上,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常用量为1-2ml。  (4)疗程: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反应强烈者亦可隔2-3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的应用范围较广,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  (1)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  (9)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穴位注射施行针麻的在五官科中用的最多,用穴有体穴、耳穴,用药有生理盐水,维生素B1注射液及洋金花等中药制剂。
2019-01-31 15:31:00
病灶注射疗法,直击病灶,疗效迅捷
病灶注射疗法:是指对引起疼痛的发病病灶和相关部位,进行直接注射,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用最需要的药物,以最快的方法,注射到病灶处,集中优势药力“打歼灭和快速战”,达到“雪中送炭”的要求,称之为“病灶注射疗法”。  
2019-01-31 15:31:00
关节腔加“润滑剂”修复膝关节半月板、骨关节退变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骨关节炎又名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或骨关节病等。而给关节腔内补充玻璃酸钠注射液,则是防治骨关节炎的最佳疗法之一。  玻璃酸钠注射液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本品具有高度的粘弹性、可塑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预防粘连和修复软组织方面有明显作用。  玻璃酸钠注射液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在关节腔内起润滑作用,可覆盖和保护关节软骨,改善关节挛缩,抑制软骨变性变化表面,改善病理性关节液,增加润滑功能。  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射疗法适用于下列疾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关节退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髋关节退变,肩周炎,外伤性踝关节炎,肘关节外伤性畸形,腰椎管狭窄症,腕关节外伤性强直。  解主任对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有30余年的临床经验。为了确保疗效,必需注意以下:  1、痛风导致的关节退变,必须先降尿酸治疗,待到尿酸降到正常值以下才能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  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免疫炎症导致的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畸形,必须先治疗类风湿关节,等到类风湿关节炎得到控制后方可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  3、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关节滑膜炎而导致的关节软骨面破坏,必须先治疗滑膜炎,消除关节腔炎性积液,等到关节滑膜炎治愈后方能给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  4、关节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的患者,老年骨关节退变患者,在给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同时,需要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2019-01-31 15:30:00
穴位埋藏,疗效持久,主治胃病、气管炎、中风偏瘫
解医师擅长穴位埋藏疗法,1991年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学习时,得到西医埋线的发明人为陆建主任的亲传。  主治: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咳嗽  胶原蛋白制成药线,便于埋藏操作,故简称“穴位埋线”  中医穴位埋线的发展  穴位埋线的发明人为陆建,2005年,国家卫生部对于中医穴位埋线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将其列为"百年百项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之一。  中医穴位埋线的主要效应有:  1.穴位注射效应  埋线前进行的局部麻醉,作用于皮肤,相当于穴位注射  的方法。皮肤上的穴位通过经络沟通和联系脏腑,局麻产生的刺激冲动可起到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作用。  2.针刺效应,埋针效应  埋线时的针刺入穴位,通过刺激手法,均可产生酸胀感觉,埋入的药线,可代替针灸针在穴位内产生针刺效应。同时药线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吸收,也达到埋针作用。  3.组织疗法效应  药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埋入穴位以后相当于异种组织移植,可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细胞致敏,其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药线,使之变成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对穴位产生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产生变态反应和无菌性炎症,及至出现全身反应,从而对穴位局部产生刺激作用的同时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功能,使活动趋于平衡,疾病得到治愈。  总之,埋线疗法集多种刺激效应于一体,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而持久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一部分传入神经到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抑制相邻的病理信息,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再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调整脏腑,使疾病达到治愈的目的。     埋线的主要作用:  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埋线的各种效应及刺激过程,形成一种复杂的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埋线疗法有“制其神,令气易行”,它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得以恢复正常。  3、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埋药线的多种效应,一般具有兴奋的作用,对身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者有一定效果,即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总之,埋线疗法的三大作用,相互关联,其作用方式是双向的功能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提高了机体抗病力,消除了病理因素,从而促使人体恢复正常功能。  中医埋线治疗的疾病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可以治疗200多种疾病。埋线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疼痛病效果显著。  三叉神经痛埋线治疗可以当时止痛,远期疗效很好且不损伤神经,是中医保守疗法中治疗三叉神经痛比较理想的方法,  痛风病埋线对止痛效果好,且能消除嘌呤酸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和中期患者,运用中医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满意。它的治疗特点止疼效果快、安全,创伤小;并能治本、疗效好,晚期的股骨头坏死建议手术。  癌症埋线疗法在治疗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对肺癌的治疗,运用中药的同时配合中医埋线效果很好,中医穴位埋线加中药治疗肺癌可以迅速减轻各种症状,同时改变人体内环境,达到标本兼治,延长寿命的目的,特别是埋线对于肺癌胸痛止痛效果独特,对于放化疗反应埋线可减轻呕吐症状,提高疗效。  消化道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等采用埋线治疗,效果都很不错。  哮喘病,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病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缓解症状快,痛苦小,如能配合中药治疗,标本同治,效果更好。  埋线疗法比针灸的刺激量大,所以对于有些病(疑难病、慢性病、疼痛病)的治疗比针灸的效果要好,它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省时间等特点。适于基础医疗单位使用,值得推广普及。  埋线操作方法  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厘米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前。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约1厘米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方向刺入,待针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厘米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产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1次。  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划开皮肤(0.5~1厘米),先将血管钳探入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酸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分钟,然后用0.5~1厘米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埋线多选用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穴位,以腰部及腰部穴最常用,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1次。  埋线疗法禁忌症  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埋线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埋线最好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75%酒清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5.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6.注意术后反应。一种属于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粒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
2019-01-31 15:30:00
关节滑膜化学切除,消除类风湿病基地
关节滑膜化学切除(关节免疫冲击治疗),是阻止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关节残疾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滑膜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滑膜是关节内最先受侵犯的组织,病变最初局限在关节滑膜区域。异常增生的滑膜组织侵蚀周围肌腱、韧带、软骨及骨,造成关节进行性破坏畸形。滑膜化学切除术就是要直接溶解代谢掉极度增生的滑膜组织,消灭类风湿反复发作的“基地”,消除恶性循环,阻止炎症的发展。因滑膜化学切除术清除了病变滑膜,去除了类风湿因子攻击的靶器官,减少了关节内致病因子释放进入血循环,有利于全身病情的改善。同时使抗类风湿药物更集中作用于全身其他关节,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疾病的发展。  关节滑膜化学切除所使用的药物为类风湿免疫调节剂,即将免疫调节剂直接注射到病变关节腔内,使病变关节滑膜一次接受较大剂量药物的冲击治疗。有许多患者关节严重肿胀,特别是膝关节,伴有大量的关节腔积液,求治于多家医院,收效甚微,而经解医师作关节滑膜化学切除治疗4~10次,即能使关节疼痛肿胀消除。所使用的药物绝对不是民间传说的“封闭疗法”,而是专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药物。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