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解剖】
足舟骨位于足中部内侧缘的皮下,是足内测纵弓的中央部分,其凹陷面向后,有软骨关节面与距骨关节面相接,是跗中关节的一部分,并与距跟的前部关节构通,故可统称距跟舟关节。它在足内外翻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维持距舟关节的韧带有跟舟蹠侧的弹力韧带及分枝韧带。舟骨隆凸前方有3个大小不同的关节面,分别与底1、2、3楔状骨相接,形成舟楔关节,也有相应的韧带维持。该骨内侧缘有一向下垂的舟骨粗隆 , 为足部或内侧纵弓中部明显的标志且系胫骨后肌的附着处。舟骨骨化中心出现年齡:男性男约为4 岁,女性约为 2 ~3 岁。
【诊断要点】
1、舟骨较其周围骨的骨化中心出现的晚,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压力的机会必然增多,若有外伤,舟骨的海绵骨中的血管可发生阻塞,从而骨化中心的营养受到影响,则发生缺血坏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2、本病发病年龄大致为 3 ~10 岁,以 5~6 岁时发病率最高,女孩较男孩发病早,但男孩较女孩多见,常发生于一侧,偶有双侧发病者。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长途行走、跳跃及局部被撞击可使疼痛加重,并有间歇性跛行,舟骨周围常有轻度肿胀,其背面有较著的触痛点。
3、本病可完全恢复,舟骨形状复原。这是因为血管进入骨化中心较易,可迅速再建血运。部分病例遗留舟骨背侧不规则的隆突畸形,以致鞋帮压迫挤压而产生继发性局限性疼痛,故在成人中若舟骨嵴突出或不规则畸形及局部疼痛者,多为儿童时患本病的后遗现象。
4、x 线检查对本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X线征象视本病开始时的骨化程度而定若刚开始骨化就发生此病, 则表现骨化核的明显碎裂毗邻骨质疏松。若舟骨发育已较完整,则仅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体积变小及扁平等,严重者亦可碎裂,但周围关节间隙无改变,此点可作为与结核等病鉴别的征象。
【治疗方法】
1、小针刀疗法(非针刀专科医师不可模仿,故略)
2、外科注射疗法(药物配伍依据患者病情调配)
本疗法适用于儿童期局部呈现明显疼痛者,也适应于成人中后遗舟骨嵴隆起或外形不规则所致局部疼痛者。
在舟骨区寻出明显压痛点后,将注射针斜行刺达压痛区骨膜下,尽力推注一些药液后,然后稍退出,再将其余药液注入。必要时亦可在舟骨四周的关节腔内推注少量药液。注射治疗期间须卧床休息或佩带不负重的下肢支架,以使舟骨彻底解除外来的挤压力,有利于血运恢复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