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突炎发生疼痛的部位在跟骨后上突、跟骨结节内侧突及外侧突处。
跟骨骨突炎多数继发于跟骨骨骺炎,SaxL认为骨骺收到损伤等刺激,可能过度生长,而使之明显突出。隆凸的骨突将软组织挤压于鞋内,使软组织发生肿胀,同时肌腱抵止处发生牵扯性局部疼痛,运动时尤甚。跟腱强力收缩运动试验可使后上突的症状增重;拇趾反复外展试验可使内侧骨突炎的症状增重;小趾反复外展可使外侧骨突炎症状加重。其中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后上骨突炎。
【治疗方法】
1、小针刀疗法(非针刀专科医师不可模仿,故略)
2、外科注射疗法(药物配伍依据患者病情调配)
患者俯卧,跟骨在上,后上突往往明显隆凸,较易触及疼痛部位。跟骨结节内、外侧突,可于跟骨后下缘内,外侧触及压痛点注射治疗,或作小针刀松解治疗。针尖可稍斜刺入肌腱抵止的骨突处,并将备好的药液注入此处。
一次单个骨突应用药液2-3ml,4-6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限制活动,跟骨后上骨突炎的患者需垫高足跟后部,以缓解跟腱牵扯性拉力。